传销这一社会“毒瘤”,到底有哪些特点?传销组织结构什么样?它是如何骗人和敛财的?它又是如何“洗脑”的?武汉市打击传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市打传办)相关负责人作了专门介绍,提醒同学们注意防范。
传销一般有三大特点:
《禁止传销条例》指出,传销是指组织者或者经营者发展人员,通过对被发展人员以其直接或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或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或者要求被发展人员以交纳一定费用为条件取得加入资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扰乱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的行为。
入门费、拉人头、团队计酬,是传销团伙的三大特点。
入门费——传销组织通常以各种名义敛财,只有参加人员交钱,团伙才能吸纳资金。
发展下线——缴纳“入伙费”后,传销团伙会千方百计让加入者发展下线。
团队计酬——团伙通常通过“发展下线、层层提成”的方式诱骗钱财。
每个层级都有“晋升”阶段。传销团伙是典型的科层制,组织内部由上至下分为不同层级,不同层级之间包含数个“晋升”阶段,如“A级B晋制”,即传销组织内由上至下分为A个等级,等级之间有B个晋升阶段。其中,“五级三晋制”最为常见,代表为“1040阳光工程”。一些传销组织不会明确组织内的层级和晋升途径,而是要求传销成员不断单纯发展下线。如“1040阳光工程”,在推荐人带领下申购一定资金成为组织成员,然后发展3个下线;下线要投资和上线一样的资金后,每人还要再发展3个下线,依此类推。
目前,有些披着互联网外衣的传销已模糊了组织结构。比如网游传销,对外宣称通过游戏、拉人头、购买等方式,获得游戏中的虚拟货币升级分红,但此方式很难,需要通过拉人头、购买等方式获取虚拟货币升级,以达到骗人敛财的目的。
“洗脑”方式花样百出。无论是否限制人身自由,传销会在一定时期内在相对陌生封闭的环境里,通过反复说教进行高强度信息灌输,让人思维疲劳。而互联网传销则借用新生事物名词,将人带入未知领域,从而推翻其现有认知。当人开始失去抵触情绪时,传销就会通过曲解国家政策、经济学规律等方式,以偷换概念、他人暗示、群体施压等手段“洗脑”,灌输所谓的传销的“好处”。
传销“洗脑”的方式多样,例如,讲述传销成功者的案例甚至引见因传销暴富者;给各种传销讲师冠以教授、大师等称号,让人产生信任;集会时故意堆起成捆的百元钞票,激发人敛财的狂热;用“这么多人都参与还能是骗人”“隐蔽事业,不能让太多人知道”“国家打击其实是进行宏观调控”等说辞,打消人的顾虑;利用迷信心理曲解一些“寓意”,如广西南宁市五象广场中的“五只象、三个台阶”,便被曲解为国家支持“五级三阶制”传销。同时,传销内体系等级森严,加入者规律作息、饮食,成员间相互尊重、嘘寒问暖等,还会大打感情牌让加入者产生归属感。
传销成员被“洗脑”后丧失理性,认可各种虚假宣传,认为传销可以给自己带来财富。有人虽然认清了传销真相,却想蒙骗他人获取利润,期望通过传销一夜暴富。也有人抱着“我被骗的钱一定要捞回来”“违法但不一定会被抓住”等侥幸心理,或另起炉灶,或易地再干,从而导致传销驱而不散、反复传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