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电信诈骗手段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5-03-24浏览次数:7511

 
     正值学期前段,高校进入电信诈骗高发期。电信诈骗不仅有针对人们贪财逐利心理的诈骗,还有针对人们情义救助心理、惧损避害心理的,让人防不胜防。以下列入几点电信诈骗模式的骗局,希望大家借鉴,遇到类似情况能够有所防范。
     消费类诈骗: 骗子在网上设置钓鱼网站,以购物、购车票、购飞机票等名义,用虚假网站及网页设置的银行链接图标,盗取网民的网银账号,骗取网民钱财。 防范建议:正规的购物网站会通过诸如支付宝财付通安付通等网上第三方支付平台来交付款项。一般情况,若对方避开网上支付平台,诱使购物者直接通过银行转账或到银行直接打款到其提供的银行账号,一般为诈骗。不要轻易以汇款或转账的方式购买网上的商品,特别是明显比市场价格便宜的商品。选择网上购物时,一要选择知名的正规网站,二要考查商家诚信,三要选择货到付款方式。

    为淘宝网店代刷信誉类诈骗此类案件受害人多是20-30岁左右的年轻人,骗子抓住受害人爱上网又急于赚钱的心理特征,通过通过两种手段进行诈骗:第一种是以为淘宝店主提供刷信誉及刷钻为名,后以收取服务费、保证金等,让店主直接转账汇款,以此诈骗;第二种是以提供为淘宝网店代刷信誉兼职,谎称受害人购买其钓鱼网站上的点卡,并给予好评以提升网店信誉,然后会退还本金并获取1%-5%的提成为由,从中诈骗受害人的购物款。 防范建议:《淘宝规则实施细则》中有详细的规定,刷信用属于违规行为,淘宝网明令禁止通过虚假交易提高信用度的行为。网上宣称可以通过刷钻获得报酬的,绝大部分都是诈骗行为。不要相信那些打着炒作信用之名行诈骗网店之实的外部网站。

    招工类诈骗: 骗子利用高校学生经验少、急于赚钱补贴生活或急于就业的心理,以招收校园代理或招工,给在校生提供勤工俭学或就业机会为由,采取先付款后发货或者收取就业押金、办理健康证、培训费等方式实施诈骗。 防范建议:遇到以返利、高额回报为诱饵招聘的,一定要通过正规客服电话进行咨询,确认是否有招聘信息,不要因小失大。一旦遇到需要交保证金、服装费、培训费的招聘信息,多半是骗局,应及时报警,同时向登记招聘信息的网站进行投诉。

    涉案类诈骗: 骗子冒充公、检、法、社保、医保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来电任意显示功能,以涉嫌洗钱、电话欠费、包裹涉毒、医保卡信息泄露或医保卡大量购买药物涉嫌套现等理由,谎称因办案需要,要求事主将钱款转到骗子提供的所谓安全账户 防范建议:遇到此类情况,当事人一定要保持冷静,应及时与家人、亲友商量。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社保、医保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履行公务,在向公民询问情况时,应持相关法律手续当面询问当事人并制作相关笔录,绝不会通过电话询问。目前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等部门均未以国家安全账户为名义设立银行账户。所以,当有人自称是上述机关工作人员打电话告知你涉嫌某种犯罪,并要求你将存款转存到所谓的安全账户以进行核实、保全资金的,都是诈骗行为,切勿上当。

    救急类诈骗骗子冒充当事人同学或亲属的领导、朋友等,打电话、发短信联系当事人,以在外地发生车祸需花钱救人嫖娼被抓需缴纳罚款子女在外遭绑架需交钱赎人等为名,通过银行转账方式骗取钱财。 防范建议:当接到子女、亲属被绑架、突发疾病、遭遇车祸等电话时,当事人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被对方营造的紧张气氛所迷惑,应及时核实,或通过公安、医院等部门了解对方所说情况的真实性。即使一时无法确认,也不要贸然向对方汇款,防止上当受骗。

    “
教育退费类诈骗这种诈骗一般在开学后实施,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多发于7-10月。骗子通过拨打电话,冒充教育、财政或劳动部门的工作人员,打着发放扶贫助学金返还义务教育费学校补助款等幌子,以将助学金、教育费转至受害人银行卡为名,诱骗被害人到银行ATM机上按其指令操作,以此诈骗被害人银行卡内的资金。 防范建议:广大居民群众接到这样的电话,最好的办法就是马上挂断,或者向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咨询后再作定夺,切勿听信他人的指示随意汇款。

    银行卡类诈骗骗子用手机群发银行卡刷卡消费信用卡透支等信息,并声称若有疑问建议咨询所谓银联中心服务电话。当事人一旦与之联系,对方会设计连环电话,在取得当事人信任后,让其将银行卡内的钱汇入某账号,骗走钱财。 防范建议:遇到此类情形,当事人要直接咨询银行对外公布的客服电话。凡以种种借口要求你通过ATM柜员机去操作所谓远端保全措施开通网上银行修改磁条等项目的,即可认定是诈骗行为。

   贷款类诈骗骗子以提供无担保、低息贷款为诱饵,发布虚假信息,并留下联系电话。当事人与之联系时,对方则声称贷款需先支付保证金或部分利息,当事人按其要求汇入指定账户以后,对方又要求交纳个人安全费等费用,步步下套,骗取钱财。 防范建议:正规贷款会对个人信用严格审查,不会在贷款发放之前以任何形式要求您先行支付利息和担保金。凡有以上行为的网站,均涉嫌贷款欺诈行为。

    假冒房东类诈骗犯罪分子冒充房东给受害人发短信,让受害人将房屋租金打到指定账户,部分租房受害人信以为真,将钱汇款转账后发现被骗。 防范建议:收到此类短信要提高警惕,一定要通过电话和房东本人核实清楚后在汇款转账。

    中奖类诈骗骗子通过邮件、电话、短信群发等途径向当事人发送虚假中奖信息,并要求当事人回复某电话。当事人拨通电话后,骗子通过核实身份确认中奖的手段,要求当事人缴纳公证费、手续费、保证金、税费等一系列费用进行诈骗。 防范建议:正规机构、正规网站组织抽奖活动,不会让中奖者先交钱,后兑奖;对方提出必须先支付手续费、税款时,可询问能否从应得奖金中扣除后直接兑奖。若对方不肯,肯定是中奖诈骗

    QQ
号类诈骗: 骗子事先通过盗号软件和强制视频软件盗取QQ号码使用人的密码,并录制对方的视频影像,随后登录盗取的QQ号码与其好友聊天,并将所录制的QQ号码使用人视频播放给其好友观看,以骗其信任,最后以急需用钱为名向其好友借钱,从而诈骗钱财。 防范建议:当事主遇有在QQ聊天过程中向自己借钱的情况时,如果对方要求视频通话,一定确定对方视频图像是否是实时的,让对方挥挥手、做个动作、说句话就可以验证,网络延时或者没有话筒等借口都不要相信。特别是现在网络通讯非常便捷,一定要注意QQ账户的安全。切勿将本人证件号码、账号、银行卡、密码等重要信息通过邮箱、QQ网上传递。QQ密码被盗后,要及时通知QQ网友。并尽量避免在网吧等公共场所使用网上电子商务服务。在国外上学的同学,最好给父母留存一个紧急联络电话,不要将网络通讯工具作为唯一的联络方式。

    出售考试作弊工具或考试答案类诈骗: 骗子以各种考试为契机,向考生及家长发送手机短信,内容为“2***年公务员独家呈现,考场原题+答案,内部渠道,通过率100%QQ******”。如考生及家长加此QQ为好友,对方会发送一个网站供您浏览,此网站内容极具欺骗性,考生及家长易受骗入套 防范建议:考生和家长不要购买、使用非法生产、销售的各种所谓高科技考试作弊器材,不要相信网上出售所谓公考试题、答案,以免上当受骗。